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年節(jié)期間,油炸食品要比平常做得多,為了省油,很多人選擇反復使用一鍋油。除此之外,路邊的各種小吃攤,一鍋油的使用次數更難測算。那么,食用油重復使用有哪些影響?最近,網上有關"食用油反復使用3次致癌物丙二醛升高10倍"的話題吸引了網民的討論。據實驗數據顯示,這種說法并非虛傳。
網上所傳的有毒物質丙二醛是什么呢?根據記者了解,人體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進反應過程。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然而,丙二醛嚴重影響著酶的活性,會加速生物體的衰老,與蛋白質不相容。
解放軍309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左小霞表示:"丙二醛可以使我們細胞的生物膜受到損傷,對我們的細胞有一定的毒性,可以說它有潛在的致癌性。"
食用油反復使用到底會不會產生致癌物質丙二醛?據央視《是真的嗎》調查,記者在超市里購買了六種食用油,包括食用調和油、花生油、橄欖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送往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進行檢測。實驗員定量取樣,每種油取400毫升,再取定量的雞塊,每種油反復煎炸7次,攝取每一次的油樣,共42個檢測油樣,進行檢驗分析。
七天后,檢測結果揭曉,北京農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副教授王宗義表示,根據檢測結果圖表顯示,隨著煎炸次數的增加,每一種油的丙二醛的含量曲線都是呈增加趨勢。
記者發(fā)現,這六種油本身就含有微量的丙二醛成分,其中,食用調和油中丙二醛含量最高,達到5.1微克每千克,而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丙二醛含量最低,數值為0.29微克每千克。在反復使用了3次之后,原油中丙二醛含量最高的食用調和油雖然只升高了2.8倍,但是丙二醛的含量依然位居其它五種油之上,數值達到14.6.除食用調和油外,其余五種油的丙二醛含量均升高約10倍,其中,大豆油升高了9倍,葵花籽油升高了8.2倍,玉米油升高了8.3倍,而丙二醛含量升高倍數最多的則是花生油和橄欖油,分別達到11.4倍和9.6倍,花生油中丙二醛的含量由0.29升高到3.31,橄欖油中丙二醛的含量由0.31升高到3.00.不僅如此,在反復使用7次之后,多數食用油中丙二醛含量升高了約30倍。
由實驗數據顯示,食用油反復使用3次,致癌物質約升高10倍并不是虛傳。專家表示,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左小霞醫(yī)生也借此提醒大家:"路邊油炸食品的食用油難免多次反復使用,尤其是炸焦的食品,對身體的傷害很大,所以盡量不要選擇吃這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