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報道稱,有中國游客在德因用餐浪費,被罰30至50馬克不等的罰款。
從幼兒園起,德國孩子們就會受到節(jié)儉就餐的教育,孩子們就餐時老師會按需分配食物,一次不能太多,有需要的孩子可再加。在家里,孩子若浪費食物,也會被處罰勞動。
德國餐館一般不設(shè)包間,甚至總理、部長也都在大庭廣眾之下用餐。德國高官宴請各國高官通常就在普通餐館擺一張長桌,雙方人員分賓主坐在條桌兩邊,用餐就在大庭廣眾之中,其他食客看得一清二楚。
在德國,政府不能隨便請客吃飯。政府的財務(wù)制度卡得很嚴,報銷手續(xù)復雜。即便是普通宴請,也要首先填寫請客申請表,詳細說明請什么人,大概價格、請客目的,然后交給領(lǐng)導簽字,經(jīng)批準后才能請客。
意大利的餐廳檔次分類清晰,僅從其“招牌”上就能很容易加以區(qū)別,使人們能夠根據(jù)自身消費水平挑選適合的餐廳。
此外,意大利的餐廳沒有“最低消費”的限制,但只要意大利人進了餐廳大門,一般就會選擇一個前餐加第一道或者第二道主菜,這基本上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厝擞貌偷牧晳T。意大利人把到餐廳用餐當做一種社交的方式,但這種社交方式往往只是家庭或者朋友之間交流感情的方式,而不是到餐廳談?wù)撋饣蛘吖隆?/p>
意大利是一個十分傳統(tǒng)、甚至有些保守的國家。通常,一個大家庭每周日都會到附近的教堂進行彌撒,然后中午一家人會來到比較熟悉的餐廳用餐。大家一起聊天、吃飯,其樂融融。所以,在意大利人的觀念中,到餐廳用餐其實是用來維系親人、朋友間情感的最好方式?;谶@種理念,每一個意大利家庭會選擇到適合自身消費水平的餐廳用餐,因為都是一家人,所以沒有必要講究不必要的排場或者面子問題。意大利人在用餐過程中實行分餐制,大家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食物,因此很少會有浪費。
到意大利人家中做客,如果盤中剩下食物,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xiàn),更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不同于歐美人的商務(wù)范兒,墨西哥總體來講依然是一個人情社會。因而,對于墨西哥人來說吃吃喝喝、迎來送往依然是他們生活中的一個主旋律。
墨西哥人聚會宴請的形式,可以依照環(huán)境、內(nèi)容和組織者的不同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由政府或者是大單位組織的宴請活動,內(nèi)容多為冷餐會或者是自助,參加活動的人相互多為公務(wù)往來,在席間以飲酒談話為主,吃東西基本為淺嘗輒止;第二種則是個人間的請客吃飯,根據(jù)賓主間私人關(guān)系的遠近可能在餐廳也可能是家宴。在這種宴請里,墨西哥人秉持著和中國北方人一樣的習慣,寧濫毋缺,一定要客人吃剩才算是宴請到位。但是墨西哥宴請多為分餐制,客人為了表示禮貌一定會吃完自己盤中的份額,所謂的“剩飯”只是在主餐盤中沒被消耗的公共菜肴;第三種則是私人關(guān)系非常要好的人之間舉行的聚會,這種聚會并不一定準備豐盛的菜肴,三五好友飲酒談笑即可,和大魚大肉的宴請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墨西哥人對于“面子”的觀念和東方人迥異,即使在公務(wù)宴請中,如果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他們也不會覺得將吃剩的東西打包有什么不妥。而在記者參加過的墨西哥家宴中,許多長輩會將沒被動過的菜肴打包,熱情地交給年輕的記者,在他們看來,這不但不會有傷面子,更是一種對晚輩關(guān)愛和親近的表現(xiàn)。
熱情的巴西人對于食物同樣是十分熱衷的。但是由于餐桌習俗的不同,巴西人大都是自助餐,如果是點餐的形式,也都是每個人點自己的分量,所以通常,餐桌上大家都會遵守“吃多少取多少”、“吃多少點多少”的習慣,做到不浪費食物。
但是,作為世界糧食生產(chǎn)大國,巴西的食物浪費情況也十分嚴重,數(shù)據(jù)顯示,巴西平均每天浪費糧食近4萬噸,這一數(shù)據(jù)相當于兩千萬巴西人一天的食物總量。而其中28%的浪費主要源于效率欠佳的收割、運輸和儲存條件,另外15%在工業(yè)加工中就被浪費掉了,還有20%是在日常烹調(diào)和餐飲過程中浪費掉的。
為此,巴西有關(guān)機構(gòu)從1998年開始就在推行一項有關(guān)避免食物浪費的法律,也就是鼓勵餐館和私營單位將每日剩下的食物捐贈給社會。但是目前這一法案尚未有結(jié)果。不過現(xiàn)在不少州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在積極努力向家庭婦女還有兒童宣傳浪費食物的嚴重性,并指導他們?nèi)绾握_對待食物。
曾有一位印度朋友告訴筆者,在印度很多人都分不清中國人和日本人,但是他有一個訣竅百試不爽。說出來其實很簡單,只要看看吃完飯之后的表現(xiàn)就一目了然了。你推我搡,打架似地搶著買單的絕對是中國人。而有一人掏出計算器,就著燈光一通狂按,然后每人各自掏出一堆零錢硬幣的則必是日本人無疑。
雖為笑談,但近乎教條的AA制的確是日本式飯局最典型的特征。不僅朋友同事之間的小聚如此,據(jù)說就連政治家們公款吃喝之后都不忘AA一下,然后各拿一張賬單回去沖賬報銷。普通日本民眾對于花在飯局上的銀子是十分精打細算的。
除了高檔餐廳,東京的大街小巷遍布著世界各國風味的小飯館,規(guī)模小的僅三五張桌子。這些小飯館每天中午都會推出各自的特色套餐,價格一般都在800日元至1500日元之間,既有特色也很實惠,頗受歡迎。夜幕降臨,公司職員們通常三五成群聚到小店喝上幾杯,聊聊職場八卦,發(fā)發(fā)對上司的牢騷,結(jié)賬時照例是一成不變的AA制。
也正是因為無論是誰張羅的飯局,大伙兒吃來吃去最終吃的都是自己口袋里的錢,所以普通日本民眾的飯局上很少會出現(xiàn)剩酒剩菜等浪費現(xiàn)象。當然,AA制也并非絕對的平攤,地位和收入較高的人一般會多承擔一些。例如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吃飯,通常會是老師掏一半,剩下的再由學生們平分。而這種默契的AA制,也許只有被稱為“經(jīng)濟動物”的日本人才能明白吧。
韓國糧食自給率僅為30%,因此韓國政府推出了很多措施解決嚴重的浪費問題。與很多國家不同,韓政府推行餐桌節(jié)約計劃,將努力對象瞄準餐廳,而非就餐的客人,比如說減稅政策。
韓國上世紀末推出一項法令,如果一家餐館能向顧客提供把飯菜吃光的標準菜單或能讓顧客把吃剩下的飯菜打包帶走,就可享受減稅或減收30%水費的優(yōu)惠。此舉一出,很多韓餐廳在客人點餐時就努力向客人介紹飯菜的分量,力求從源頭上堵住餐桌浪費。
作為餐桌浪費的重災區(qū),多家韓國自助餐廳陸續(xù)推出“吃自助、交押金”政策,要求客人就餐前先交納押金,如出現(xiàn)食物浪費現(xiàn)象,餐廳不會返還客人押金。盡管這項規(guī)定看起來對就餐者不公平,但自助餐廳用更低廉的價格依然能吸引到很多客人。
從2011年開始,京畿道金浦市政府還別出心裁推出“半碗飯”項目,選擇35間飯店作為試點。市政府制作1.13萬個比普通飯碗少盛45克至160克米飯的“京畿道半型碗”,免費送給餐廳。
最開始,顧客們的反應(yīng)強烈,甚至有顧客抱怨:“飯量這么少,感覺像是在吃剩飯”。但金浦市政府堅持,把現(xiàn)在的飯量減半有很多好處,除了符合消費者追求苗條健康、減少熱量攝入的要求外,還可以減少食物垃圾的產(chǎn)生,更適合兒童的飯量等。
不久之后,效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客人們習慣了吃“半碗飯”,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點一份或兩份米飯,不僅實惠而且減少了糧食浪費。